何天择
西方基督教文明,以圣经为信仰基础。圣经第一句说:「起初上帝创造天地」,接着将宇宙万物,包括人类被造的过程,作一简单的叙述,成为西洋民族近二千年来的普遍信仰。在这叙述里,人有特殊崇高的地位,因为惟有人,是照着上帝自己的形像所造,并且接受上帝重大的使命,「治理这地,也要管理海里的鱼,空中的鸟,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」。所以西洋人认为,人是受造万物之冠(Crown of Creation),不是其他动物可以等量齐观。
科学探究「所造之物」,不是探究「造物之主」(宗教乃是探究造物之主)。虽然如此,「所造之物」是出于「造物之主」的手工,因此探究所造之物,可说有间接探究造物之主意义。英著名学者高氏(Arthur Koestler)曾说:「科学探求宇宙中的定律与秩序,所以根本上也算是宗教活动。」故此科学与宗教虽然方法与范围各异,但至终目标有相辅作用。从前西方许多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督徒,一方面悉心探究自然万物,一方面张口颂赞造物之主,认为理所当然,毫不避讳。使徒保罗说:「自从造天地以来,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虽是眼不能见,但借着所造之物,就可以晓得,叫人无可推诿。」(罗马书一20)因此探究造物的精致、美丽、奇特,也可以确定造物主的存在、大能,并祂无穷的智慧。保罗不但是个宣教家,也是个思想家与逻辑家:既有所造之物,必有造物之主;既有设计,必有设计者。这样坚强的逻辑.二千年来光芒灿烂,谁也无法将它扑灭。圣经另有一处说:「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,但建造万物的就是上帝。」(希伯来书三4)不论房屋怎样宏伟,与万物比较起来,都简陋不过。简陋的房屋仍必有建造者,若认为组织远较房屋复杂的万物没有一位创造者,岂非大痴巨愚?
约一千九百年前,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(Ptolemy)认为,地球是宇宙的中心,是静止不动的,其他的天体则绕地球运行。到了号称现代天文学家之父的波兰人哥白尼(Copernicus, 1473-1543)时,这种观念起了变化,以后被加利略(Galileo, 1564-1642)与克卜勒(Kepler, 1571- 1630)证实,地球乃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之一。那时的知识界中,便有人认为,人所栖息的地球既不是宇宙的中心,因此人在宇宙中,便没有特殊地位。再过了三百多年,到了达尔文提倡进化论时,将自然淘汰(Natural Selection)作为生物发生的机制,认为万物(特别是生物),无需创造主的精心设计,乃是盲目踫撞机械作用的结果,没有创造的目的,也没有存在的意义。同时认为宇宙除了物质层次之外,没有另一层次,故此为无神唯物主义撑腰。又因科学,特别是十七、八世纪的物理学,是探究物质系统的知识,便被视为唯物主义的宠儿。十九世纪号称科学世纪,也是进化论宣传家大放厥词的世纪,一般没有深究的「知识分子」,认为「唯物」已压倒了「唯心」,「无神」己压倒了「有神」,盲目机遇造物论可以取代智慧设计造物论。
经过一个世纪以上的混乱和思想抗争,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日,知识界情况已大大不同。圣经第一句对宇宙起源的叙述,已被认为较任何理论更真实,更符合科学事实。因此科学典范,已开始转向,再回归到宗教信仰中。促动转向的因素略举如下:
一、唯物机械论的荒谬
唯物论的人认为,宇宙只是一部物质的机器。这机器之能自我创造、自我维持,可能由于千千万万个机遇性的意外完成。他们举了一个例子说,如果让没有思想的猴子坐在打字机前乱敲字键,猴子下代的子子孙孙也照様敲,给它们亿万年的时间,最终会意外地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来!这样没有根据、单凭幻想的假设,几无反驳价值。猴子敲了一天的字键,所得的结果,若其中有几个少字母单字出现,是不足为奇的,但就内容信息而言,等于零。一天工作的结果等于零,那么亿万天的结果该如何?零乘无穷大仍等于零,不论多少个零加在一起,总不能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数字。猴子不但永远无法打出莎氏全集,即其中一页书都无可能。并且生物的构造,不论在分子(molecular)层次,或在细胞(cellular)层次,都是非常复杂的。就人而言,除躯体外,更有精神部分,例如心灵、意志、聪明、感情等等,难道也是物质意外碰撞出来的么?难道它们的运作,是根据物质构造的机械作用么?如果尚有人坚持「意外」二字,那么这是特别精密设计的「意外」吧!
二、爆炸论压倒恒态论
关于宇宙起源问题,从前有两个理论,即爆炸论(Big Bang Theory)与恒态论(Steady State Theory)。爆炸论主张宇宙有一起始的时刻,恒态论则认为宇宙永恒存在,无始无终。在罗素(Bertrand Russell)写《宗教与科学》时,科学家还不能定断。到了一九六四年贝氏实验室(Bell Laboratories)中科学家的发现,才给爆炸论有力的支持,压倒了恒态论。宇宙既有起始的时刻,并非永恒之前已经存在,那么宇宙起始时谁在主宰?依照谁的旨意进行?它的目标何在?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。这里所说的爆炸论,并非指机械式的爆炸,而是意味着宇宙起始时,万物产生的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的,常以一秒中千万分之一的时间计算。
三、「人是创造目标原则」(Anthropic Principle)的发现
一九七三年在纪念哥白尼五百周年生日会中,世界天体科学名流云集,剑桥大学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卡特教授(Brandon Carter),以「宇宙论中众多数目的巧合与人是创造目标原则」(Large Number Coincidences and the Anthropic Principle in Cosmology)为题,发表了一篇令人震惊并发人深省的论文。这原则便是:在物理学上,许多漠不相关、好像任意的恒数,有一个希奇的共通性,即这些恒数的数值,正是一个产生有生命的宇宙所必需,而不能稍微变动。换言之,这些希奇的「巧合」,是产生生命所不可缺的;因为数目众多,无法出乎机遇,只有智慧设计方可解释。众多的物理定律,显然在宇宙之初,是为着创造人类而特别计划的;若有丝毫更改,生命便无可能了。此前,在六十年代,物理学家迪氏(Robert Dicke)与韦氏(John Wheeler)也曾说过:「许多物理学上神秘的数值与关系,可用一句话盖括,即这些数值,是产生生物所必需的条件。」现略举几个实例简述于后(在John Leslie着的"Universes"中有更详尽的资料):
1.核子强力若更强百分之二,正子的形成便无可能,因之宇宙便无原子了。若较弱百分之五,宇宙便无星球与太阳。
2.核子弱力为重力之1028倍,若略弱于此,则氢原子会成为氦原子(helium),水的形成便无可能。
3.若正子与中子的质量略异,则中子全变为正子,或正子全变为中子,因此生命与化学会全然不同。
4.重力较电磁力弱1039倍。假如只是弱1033倍,则星球(包括太阳)较小数十亿倍,燃烧较速百万倍之多。
5.水是生命所不可缺的。一反热胀泠缩的定律,水泠至摄氏四度结冰时,不再缩小,反而膨胀起来,比重减轻,浮在水面,否则地面必为冰所遮盖。水的这种性质与氢原子的特异性有关,早已引人注目。
6.有机化合物所需的碳素的合成,也是极希奇的,恰好符合核子强力与电磁力间的比例。若没有碳原子,便无有机化合物了。
7.天文学家Fred Hoyle说:「……宇宙开始的前一刹那,便需要知道以后怎样,才可知道如何开始。」例如,根据爆炸论(Big Bang Theory)在10-43之一秒时间,宇宙需要知道在一秒钟时有多少型的微中子(neutrino)。这样才可以调整膨胀的速率来配合所产生微中子型的数目。
科学家愈深入研究,愈知道宇宙存在需要一位大智大能的创造主设计。换言之,上帝智慧的设计,是宇宙存在的唯一可能,否则宇宙的存在,便成为千古之谜,无法理解。
四、进化论的退化
进化论自达尔文一八五九年出版《物种起源论》以后,为欧洲一般反教会的民众拥护,受唯物论的科学家接受,虽然多凭臆想揣测,没有确实的证据,但一个半世纪以来,成为生物学、人种学、社会学,甚至心理学中的基本信仰。
达尔文认为各种生物的出现,为了适应环境,即自然淘汰,适者生存。但目前生物学家发觉,生物的不同品种是由内在的途径(pathway)指引,并非根据变化无定的环境。更甚之,化石生物并没有达尔文所说的逐渐递变的进化现象;化石物种是可以明晰区分的。并且许多不同种类、构造复杂的生物,在寒武纪(Cambrian period)突然出现,它们的祖先从未在地层中被发现过。进化论认为,生物的进化继续不息,一个品种可以进化为另一品种,并且以「不改良即淘汰」为原则,但许多所谓「活化石」,被认为已活了千万年,既不改良,又不被淘汰,可见进化论与事实不符。进化论主张,简单的单细胞生物,经过悠长时间,已变为有高度组织的人,但物理学上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说,自然界的作用,若任其自然,都是向乱度增大的方向进行。换言之,倾向秩序混乱,组织松懈;它的常律是退化,不是进化。在各方责难中,进化论已奄奄待毙,今天尚未将它从生物学教科书中完全删除,端赖有「唯物」偏见僵硬派的支持而已。
五、伪科学的失败
自近代科学勃兴以来,人们寄以极大的希望与敬重。许多似是而非的论说,都戴上科学的帽子,应用「科学」方法,招徕大众。例如佛洛依德(Sigmund Freud),是心理分析(psychoanalysis)的首创者。他持无神论,认为宗教对人有害,大肆攻击;但许多调查结果,证明宗教对社会问题如自杀、酗酒、吸毒、离婚、忧郁都有积极的助益。一九七二年美国社会调查,不上教堂的群众较经常上教堂的群众,自杀率有四倍之多。美国社会离婚率很高,每三对婚姻有一对以上离婚。但夫妇二人若是虔诚的基督徒,且每日一起祈祷者,在一百对婚姻中难找出一对离婚。其他问题也都有明显的改良。没有宗教信仰,人生便缺乏意义与永恒希望,所以宗教信仰是心理健康所必需。反之,佛氏的言论低贬道德观念,给社会造成极大伤害。另一个所谓「科学的社会主义」,便是共产党所标榜的;因为主张无神唯物主义的政权没有道德观念制约,习惯欺骗,互相猜忌,勾心斗角,以致造成大众「信仰危机」,导致苏俄及东欧国家政权相继崩溃。世界其他尚未崩溃的共产政权,有的已抛弃共产经济理论,回头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,另些则专赖武器镇压,奴役人民,一旦武器失控便不可收拾。科学哲理家朴柏(Popper)曾说:「一个理论若不能付诸实行,单就这一点便证明这理论的错失。」
六、灵魂的证明
我们怎样证明人有灵魂呢?当然,我们不能在解剖室中,将灵魂分离,放在天秤上衡量,或放在显微镜下检视,因为灵魂并非物质。但近数十年来,根据女医生古氏(Elisabeth Kubler-Ross,着有《死与将死》"On death and Dying"一书)和精神科医生慕氏(Raymond Moody,曾著有《生命之后的生命》"Life After Life"一书)的调查,许多因严重意外或心脏病发作,接近死亡的人,常有「魂不附体」或「魂游体外」的经验,即灵魂暂时脱离躯体,在大多数的个案中,经过黑暗隧道,到达光明美境,顿时觉得安祥自在,没有疼痛,也无重量,因非物质不受地心吸力作用,行动如思想神速,常有遇见自己已死的家属或光明的救主;且有录像带似的东西,在眼前闪过,将生平善恶行为一同映出,作为检察。虽然他们常在昏迷状态或在麻醉中不省人事,但灵魂浮出后,感觉智能反较平常敏锐,复苏时可将医生手术情况详细报告出来。有一心脏医生萨氏(Michael Sabon)本来半信半疑,认为慕氏收集资料尚久严谨,于是他亲自选出十位有手术病历记录,且自认有此奇异经验者,经过详细盘问,并与手术诊治病历记录核对之后,方知确有其事,无法否认。一般而言,经历魂游体外后,这些人对生命有更健康的透视。 「魂游体外」(Out of body Experience)不限于将死病人,平常人也可有此经验。
灵魂既能脱离躯体独立存在,人死便是灵魂与躯体的永久分离。灵魂永恒的归宿何处,便值得我们思考了。灵魂的科学证明,给唯物论作了无情的打击,并叫我们知道,在这浩瀚无际的宇宙中,除了物质系统外,另有属灵的系统须要认识。
基于以上的原因,科学的典范(Paradigm)正在改变,由「机遇」转向「设计」,由「无神」转向「有神」。今日的科学告诉我们,人不只是「受造之物」,也是上帝创造宇宙的目标。万物的创造,是为人预备适宜居住生活的环境。人的一切幸福都源于造物主,上帝是万福之根。人若否认造物主,便是「受造之物」要取消「造物之主」,是天地间最荒谬、最大的叛逆和最严重的罪行。吸收无神论的毒素,使人心灵的慧光消灭,而致灵魂自杀。随着科学转向后,我们面对的廿一新世纪,将是真理得胜谎言、教会复兴的世纪。人人都该亲近上帝,以上帝为主,接受祂的救恩,衷心敬拜事奉祂。
参考书:
The Age of Science by David Knight.
GOD: The Evidence by Patrick Glynn.
Short History of Science (Revised by Tyler and Bigelow)